朝鲜战争的七个瞬间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其残酷程度不亚于二战以来的任何一场其它战争。
在那块狭窄的半岛地区,武器装备极其悬殊的交战双方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复杂的工事,捉对厮杀了三年。
美国人宣称“我们国家以他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
而先后入朝的29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用生命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殊死战斗。
三年后,战争停止在它爆发的地方。
三年里,那块血沃的土地上曾经闪过无数个或悲壮或悲惨或激动或无语的瞬间……
(一)冰雕连
1950年12月的长津湖,风雪交加,气温零下40度。华东野战军最精锐的九兵团下辖的20、26、27军15万人早已隐藏在长津湖畔的皑皑白雪中。齐装满员近三万人陆战一师是美国陆军最强战力之一,自成立以来未尝一败。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役。
当时第九兵团的129名士兵,奉命在1081高地伏击逃跑中的美军。
令人诧异的是,当美军从这里溃逃经过时,他们并没有开枪。
原来,在零下40度的天气里,129名战士单衣单鞋,一动不动埋伏了6天6夜后,早已冻成了“冰雕”。
他们直到身体完全失去知觉,仍硬邦邦地卧倒在坑道上,枪口冲着美军来的方向,身体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有记载的成建制全员冻死于阵地的,九兵团就有3个连队。
(二)悲惨的汉城市民
1951年志愿军发动了两次战役之后,一路南下,突破三八线,战火又一次燃烧到汉城这座朝鲜名城。
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南下时汉城大逃亡的情景在1951年1月又一次出现了。
警察撤走后,汉城的大街成了掠夺之城……1月4日夜间的汉城,巨大的黑烟在寒风中飘动,喧闹的机枪声不时响彻在寂静的夜空。
汉城几十万难民背着包袱,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向汉江边拥去。狭窄的浮桥由于挤满了车辆和人流而摇摇晃晃,其通过速度极其缓慢。不断有人被挤下浮桥而掉在布满浮冰的江水中,凄凉的哀嚎声在寒冷的风雪中令人毛骨悚然。
尽管一部分难民从仁川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的船只接走,同时联合国救援机构尽力向难民分发食品、衣服,但这类难民是极少数,大部分汉城市民都是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在越来越近的炮火声中惊恐万分地奔向未知的前方……
1950年12月中旬,汉城市的人口为120~130万人。
由于战局的恶化,大约有20~30万人早已逃难。当时在汉城估计还有100万市民。
李奇微是最后一个离开汉城的,他在办公室的墙壁上留言:“第8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三)炒面
刘家驹老人记忆里的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是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的,到6月10日结束,历时50天。这50天中间他们只补给了一次干粮,也就是说部队有36天时间是缺粮的!这足以说明当时后勤补给的艰难。
直到6月12日刘家驹老人所在的部队医院到达三八线上的华川,在那里才又得到7天的干粮补给。
补粮那天,他们医院的大队人马于半夜开进兵站。在一个山坡的树林里,每人用自己的面袋盛了9斤炒面,在装袋时就已经迫不及待往嘴里填,就像是参加盛宴一般。
人们的腮帮子、鼻子上都粘了一层香喷喷面粉,一咳嗽像是嘴里喷出一朵蘑菇般的云烟。没有水,全都在干咽,刘家驹老人一口气吃了两碗,多少天来一直贴着脊梁的肚皮终于鼓起来了,老兵警告大家:“千万不能喝水,喝了就要膨胀,你们会被撑死的!”
于是,大家打嗝都小心翼翼地护着肚子……
(四)挑夫班长
还是刘家驹老人的记忆,战地医院的物资运输严重依赖挑夫,而挑夫都是军法处轻判的犯人:有开小差抓回来的,有枪走火伤人的,有奸污妇女未遂的……都发配到挑夫队以苦役代刑罚。所以挑夫们基本上都是在枪口监督下干活。
但挑夫队班长是个“思想犯”,据说思想反动,被军法处发配到这里来劳改两年。 他说了什么反动话呢?
“朝鲜男人裤子不大裤裆大,房子不大炕大,国家不大惹的事大,金日成肚脐眼不大心眼特大”。
其实这些顺口溜私底下很流行,谁都在讲,但挑夫班长一说就不得了啦,因为他以前曾经是国军!他是“解放”战士。
第五次战役失利,部队蜂拥撤退,滚滚人流,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渡北汉江时,敌人的坦克炮不住点地轰击,夜空挂满照明弹,飞机临空一拨接一拨狂扔炸弹,激起无数水柱,织成了一道高高的水墙,死的伤的都让水冲走了,危急中挑夫班长放下挑子一声吼,带领伙伴跳下江背起病弱女战士渡河。
几趟渡河之后卫生队清点人数时,发现挑夫班长消失了。他留给战友的话是:“你们都是有妻室儿女的人,还要顾家,就好好接受改造,活着回去。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走了……”
(五)向我开炮
美国内华达州曾经有一任州长名字叫麦克·卡拉汉。
他是一位残疾人,只有一条腿。他告诉认识的华人朋友,说那条腿是参加朝鲜战争时被打断的。
他说:“1953年7月时在三八线附近的猪排山,我们在炮火支援下花了一天时间好不容易攻上了共军阵地,发现壕沟里只有一个小兵还活着,而且他没有武器。我按照战争游戏规则,让大家不要打死他。冲到他跟前时,只见他拿着步话机在紧张地叫喊,我们也听不懂在喊什么。但喊着喊着,大量炮弹呼啸而来,包括这个中国兵,以及我们上去的一百多兄弟全部被炸,只活下来三个,也都成了残疾,我是其中之一。”
那个士兵叫于树昌,是“向我开炮”的王成的原型之一。
很多年后麦克·卡拉汉才放下了对这个中国士兵的怨恨,但对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牺牲的同袍们的内疚,他终生都没有放下。
(六)人肉堆砌的阵地
石砚洞北山(美军称作猪排山) , 标高300米,是朝鲜战争进入阵地战后,双方争夺次数最多的一个山头阵地,它位于朝鲜江原道铁原郡,在高地以南曾经爆发过著名的铁原阻击战,战役的结果是铁原郡至今依然是朝韩各半,石砚洞北山正是朝韩在铁原郡分界线的骑线点之一。
当时志愿军选择让美军占领这个高地,然后不时发起袭击,打上去直接撤退或者坚守一昼夜再撤退,目的并不是占领,而是消灭高地上的美军有生力量,以及用炮火消灭随后的美军反扑部队,他们叫这个战术为“放血战术”。
志愿军的三个军曾经先后组织了8次对石砚洞北山的进攻,前七次都是得手后随即撤离,第八次最终占领了这个高地直到停战,所以,今天此山是朝鲜领土。
在志愿军最后一次攻上石砚洞北山后,随军记者发现这时的北山,已经是一座人肉堆成的山。每一次反复争夺,双方都在这里留下尸体,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阵地上的土都挖不下去,每一锹下去,不是土,都是死人。战士没办法修筑工事,就把比较完整的美国兵的尸体,几具尸体堆起来。然后就趴在死尸上射击、吃干粮、喝水……那是七月的夏天啊!还离阵地几里以外,臭味就熏过来了。到了那个地方,人的嗅觉都没有了,但见蛆虫到处爬……这成了所有上过此阵地的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七)停战的时刻
1953年7月2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朝鲜停战协议终于签订,协议将于当天22时正式生效。
傍晚,得到通知的最前线官兵们满怀激动地一起等待停战的一刻。
当时针走到21时,阵地上的宁静突然被美军猛烈的炮火打破,千百门美军的大炮和轻重机枪,对准志愿军阵地猛烈射击。炮弹枪弹的火光,把阵地照得如同白昼,21:45分美军炮火停止。
随后的14分钟志愿军的炮火开始猛烈还击,于21:59分停止。
战场一片火海。
突然间,所有的枪炮声都停了。然后开始一分钟倒计时。
世界突然静止,什么声音都没有,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好像出气声大了就影响停战了似的。
一个战士回忆说:“我记得老排长靠着坑道就坐在我旁边,突然就默默地哭了,脸上满是泪水......他说我们死不了了,可以活着回家了!”
时针指到22时整,双方都遵照停战协定,终止了一切军事攻击行动!
22时10分,双方阵地又热闹起来,彩色照明弹高挂在夜空,双方官兵跳出各自的阵地握手言和,共庆停战。大家还互赠纪念品,美军官兵送的多是画片、香烟。志愿军官兵送的多是和平鸽徽章,表达了中国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愿。
但就在21:59分之前的炮击中,双方都有若干年轻的生命倒在和平的曙光前……
朝鲜半岛的这三年残酷的血战结束了整整七十年,我们到底应该纪念什么呢?这七个瞬间也许能告诉我们一点什么。
那漫山遍野倒下的年轻人,
他们也曾有梦想,
他们也是母亲的儿子、稚子的父亲.....
他们哪里愿意变成战损簿上面一个冰冷的数字?
他们哪里希望自己永远成为埋骨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
他们最想要的是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让他们完成梦想,才能让他们继续抚育他们的稚子、赡养他们日渐衰老的父母。
珍惜和平,让鼓动战争的政客滚开!
-- TEH END------